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走近新农村建设,守望留守童年 ——北理工学生事务中心自强社守望团队暑期实践团赴河南留守儿童调研实践

        

  为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并以此窥见新农村建设,感受乡村振兴以及精准扶贫战略在农村地区的稳步推进,7月21日至7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中心自强社守望团队前往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开展留守儿童暑期调研活动。实践团的足迹遍布内黄县各地,队员们先后走访了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李官寨村、东留固村以及冉村寨里村。并前往内黄县一中、内黄县教育局等地,深入采访,一路探寻,一路感悟。

  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以及真实处境,实践团成员三下乡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并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研。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入部分双亲留守儿童的家中,与他们的监护人共话家长里短,了解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实践团成员们还与村里的小朋友们热切交谈,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通过交谈,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严重。由于农村中大部分祖辈的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只能负责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起居,虽然对于孙辈的学习有所期望,但是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孩子们的管教“无为而治”,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业情况方面所展现出的劣势地位。家庭教育以及沟通的缺失,使一些留守儿童与他们爷爷奶奶之间的关系陷入紧绷。并且许多留守儿童都表现出内向、怕生的性格特点,这与父母远离,缺乏安全感不无关联。

  在实践第5天实践团成员们还前往内黄县第一中学,通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业及学校日常表现方面的情况。当地老师们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认知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留守儿童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以及辅导上的匮乏,相较于非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亦不容乐观。虽然少数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表现优异,但绝大多数学习处于班级中下层。逆反心理相较而言,也表现得更为严重。老师或是同学们的关爱并不能完全取代父母,甚至可能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尚且存在。“留守儿童”问题并非我国特色,而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普遍状况,是我国发展周期中的阵痛。欣慰的是,状况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由于精准扶贫政策的持续推进,大部分贫困县“脱贫摘帽”,逐步向小康迈进。农民经济得到提高,教育孩子也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除此之外,高校等官方频繁的下乡支教活动,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们即便在家门口,也能共享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河南省委以及教育厅、民政厅等部门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出台了切实的法规与条例,保障留守儿童权益不受侵害。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我们始终相信,在党和政府、人民的持续关怀下与各方合力作用之下,留守儿童问题最终能得到妥善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几天的调查走访,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基层,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队员们更加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更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更加明确了青年服务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新时代北理工青年,实践团成员定会不忘初心,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当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光发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